2006年12月3日星期日

陽光小小姐 Little Miss Sunshine


公路族程與問題家庭(正確點說是dysfunctional family),大概是美國電影永遠拍不完的兩大題材。也許以純商業片來說並不真的那樣常見,但若是半獨立或獨立製作的話,相信上述兩種題材,佔據這個界別裡一個半個山頭以上。將兩個題材混合成一體的,亦不算是甚麼創舉。

但這兩基本元素併貼在一起時,似乎真沒有其他國度的導演可拍得更到題及抵死絕核。也許身處美洲大陸,每天所觸及的事物全部都可成為靈感,周遭一切亦可隨時變為題材,要編寫要拍攝此類影片,因而特別得心應手。

<陽光小小姐>(Little Miss Sunshine)相信是當中出色非常的表表者。不在美國,委實拍不出如此有趣之作。一家四口,加上爺爺和舅舅,在公路上展開奇妙歷程,目的只為要為小妹完成夢想,參加陽光小小姐選美總決賽。故事聽來簡單,其實基本上也確實非常簡單﹔但全片細節上拍得甚具情趣,整體亦清新非常,確是難得之作。

影片中這個家庭其實未算異常怪誕,極其量算是將普羅大眾所遇上的奇難離症全數縮影到幾個人身上罷。若不是眾演員表現出色,電影的喜劇效果可能大打節扣。看看卡士,沒有一線演員,卻不乏好戲之人,如東妮歌莉蒂(Toni Collette)、格歷堅尼亞(Greg Kinnear)、艾倫雅堅(Alan Arkin)和史提夫卡爾(Steve Carell),小妹妹艾碧姬布絲蓮(Abigail Breslin)亦可愛討好。事實上以獨立製作來說,己屬恰到好處,選角選得非常貼切。

眾 成員委實各有千秋,互相磨擦產生的火花不時殺觀眾們一個措手不及,單是早段一幕家裡吃晚餐,巧妙地引出各人背景個性,同時妙趣橫生,就像要預告往後情節必 然豐富精彩。可幸編導們並沒有因為要搞得熱熱鬧鬧而刻意堆砌,全程未算迂迴曲折,卻依然驚喜處處,而且還不乏神來之筆。

各成員護送小妹赴加州參加陽光小小姐總決賽,駛的是名乎其實的前七,與家中各人脾氣性情不遑多讓。車廂內,當尼采迷遇上普魯斯特門徒,迷幻爺爺教授孫兒人生真諦,問題多多的父親母親竭力在萬般混亂中維繫著整個旅程,剛從迷惘潦倒重回人間路的同志舅舅,還有整天不斷造著選美好夢的小妹,眾人困在一併,怎會沒有故事,沒有火花。

也許<>其 中一個最大優點,就在其點到即止的能耐。電影裡從不缺譏諷和戲謔美式生活與種種價值觀的場面情節,但卻不會拍得過份嚴肅悶藝,更不會淪為只懂搞亂的膚淺鬧 劇。能看到如此清新可人之作實屬難能可貴﹔當下新影人都寧取黑暗複雜的玩意,就是拍攝類似輕喜劇,總要在視覺美術鏡頭上搞些花樣。願拍簡簡單單拍出一股清 泉的反而買少見少。

教人難以致信,夫妻檔導演尊拿芬迪頓(Jonathan Dayton)和維拉莉科莉絲(Valerie Faris)原來是拍廣告和MV起家的,而且作品還包括R.E.M.Smashing PumpkinsRed Hot Chilli Peppers等的音像。<>簡 潔的拍法,於二人來說算能忍著手吧。不過看似平凡,這對夫妻功力還不簡單。就如影片中段較為悲情的發展,既不是輕輕帶過,亦不見得格格不入,整體處理得不 見過份哀愁,卻又不忘對當事人的尊重。又如另一段,小妹如何勸服哥哥,直接微妙亦教人窩心﹔當然,這個可能更應居功於編劇Michael Arndt

結尾一場戲,對未料到會有此一著的觀眾來說,確實教人嘩然兼驚艷。我們大概可說那是<單身插班生>(About a Boy,同樣有歌莉蒂演媽媽)<炸彈頭拿破崙>(Napoleon Dynamite)的變奏,但當中有剌的戲謔,其實更似<死亡幻覺>(Donnie Darko)內對一群小童歌舞團的嘲弄。捧腹大笑之餘,我們難免同時暗裡深究此等小童選美是否早已走火入魔,將在成人世界裡也屬歪曲的無肆地投放到小孩身上(一般的選美又何嘗不是?)。為著名與利,片裡常提及的成功,其他一切是否就可以置之不理,統統拋諸腦後?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