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得知王明台新作<戀人>應只會在本地一間影院上映,感覺有點可惜。拍得這麼優異的影片,大概結果亦只有少數本地觀眾才有緣觀賞,委實過份小眾。沒法子,說到底影片台前幕後始終沒有半個港人熟悉的名字,較早前於台灣公映時也不算特別賣座,也不能埋怨片商小心翼翼。
但此片卻大概是我在05年所看電影中最感驚艷的一套。沒錯,感覺竟然還有點像十多年前發現王家衛的電影一樣。<戀人>教 我始料不及,進影院前還以為只不過又一部典型台片,那知開場沒多久,整個人已被菲林刺烈的色調深深吸引。沒想過導演會將菲林交差沖洗,把台北拍得少見地充 滿濃烈激情,每秒都充斥著教人耳目一新的影像。不時跳剪的鏡頭畫面,又像正在提醒觀者片中角色情緒上的不穩定,近在咫尺的眼前人其實那樣難以捉摸。把畫面 構圖變幻得撲朔迷離的失焦定鏡,就像要告訴我們,面對已被扭曲的關係,任你如何努力,一切依然只會糾纏不清﹔眼前所見亦只有糢糊一片,無法清楚看見實際的 境況。這些拍攝上的動作真要把影片弄成一幅又一幅連續播放的複雜拼圖,拼構出由一男與三女組合而成的浮光掠影。
當然,只有影像,但欠缺內涵的話,多流麗也是徒然。<戀人>自 然亦有其教人動容的愛情怨曲。三個女人代表著三個時期,三種對愛情不同形式的執著﹔一個男人於不同階段,不同環境底下,面對這不同的女人又會是怎樣的心 情。年輕時期的初戀最樸實,但也是最耿耿於懷,最放不低的真情。被最刻骨銘心的女人拾棄以後,卻遇上對自己百份百癡情的無助女孩。一切百般遷就,處處刻意 討好,但太容易得到的,卻未必懂得珍惜。
際遇上的失意,有時候亦會教男人更容易交上比他年長,風韻猶存的女人。當然,這樣的關係通常總會附帶點點危機︰肯與年青小子發生關係的中年女人,背後多數有著另一個與小子毫無瓜葛的哀怨故事。小子在這段關係裡究竟擔當甚麼角色,決定權亦不在他自己身上。在台灣被稱為‘新金城武’的藍正龍演男主角演得入木三分,面對前路茫茫下的那種鬱不得志,惆悵和茫然,都盡在他那雙帶血帶火的眼睛裡奔流,並帶有隨時會突然爆發的警號。
演 癡情女孩的李康宜亦有令人跌破 眼鏡的演出。電影裡她癡戀男主角,對方大部份時間只當她是發洩對象,她仍執迷不悟,既愚昧盲目亦很惹人垂憐。李康宜把片中的那份癡演譯得既無助亦苦澀,明 明毫無希望還要活在自欺欺人的一廂情願當中,經常獨個兒躲在斗室裡憧憬著浪子回頭,怎不教人為她婉惜?
不得不提,當今大整中華地區有多少個女演員會嚴肅而毫無保留的去演床戲?李康宜與藍正龍在此以前還只算是電視偶像劇的小生花旦,經此一役,級數自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另外兩位女角戲不算多。演初戀情人的萬芳蒼老了不少,但可說正好配合她角色所需要的那份落寞。她在片中算是過來人(雖然亦自困在另一段還未解開的情結當中),有時候更像是個旁觀者,但似乎亦最幸運,最後能步出困局的就只有她。徐貴櫻演阿嫂真是爐火純青,單單一個眼神已懂說話,當中哀怨,比起千言萬語還裝載了更多更淒然的憂愁﹔到最後,一個淒然的慘笑,一個慘烈的勝利,就這樣,也許她亦尋找到自己一直想找的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